王智魁
许多名作中的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原型就是鲁迅家里曾经雇佣过的一个叫王阿花的女用人。
相传在小海婴问世前后,鲁迅夫妇家庭杂务异常繁忙,于是托人请了浙江上虞农家妇女王阿花来家帮忙。王阿花做事勤快,吃苦耐劳,还会唱悦耳动听的山歌,但没过多久,王阿花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常常独自满脸愁容地坐在角落里暗暗流泪。
不幸的事情很快发生了。一天,阿花惊恐万状地奔到鲁迅面前,脸色苍白,语无伦次地哀求道:“先生,救救我吧,他们在对门,要来抢……抢我。”鲁迅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阿花原来出嫁后,在乡下因遭丈夫虐待,又要将她出卖,迫不得已才逃到上海。她的丈夫请人四处打听阿花的下落,终于探得阿花住在鲁迅家,便纠集一伙人来上海想抢她回去,只因碍于鲁迅的声望才不敢贸然冲进鲁家,而在门外等机会。过了几天,上虞同乡会的一个绅士忽然来拜访鲁迅,一见面,竟是鲁迅在北京任教时的学生,那人原认为鲁迅要娶阿花为妾,想充和事老来调解一番,鲁迅听后“哈哈”大笑,立即澄清真相,并表示去留之事要尊重阿花的意愿。那知阿花在绅士面前竟哭得死去活来坚决不愿回去,那绅士见此情景,只得怏怏离去。后来,鲁迅又替阿花请了律师,给垫付了一百五十元赎身费,使她获得自由。两个月后,阿花另外找了个心爱的丈夫,辞别鲁迅回到了乡下。
杨益言(《红岩》的作者之一)的女儿杨小谊在《“双枪老太婆”是怎样塑造出来的?》一文中指出,“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不止一个。
传说最早的双枪老太婆的“模特儿”是陈联诗同志。她和丈夫廖玉壁,都是大革命时代入党的,三十年代初便在家乡岳池从事地下活动,在华莹山组织农民武装。不幸廖玉壁被敌人阴谋杀害,陈联诗拖儿带女坚持斗争,直到大西南解放。传说较早的另一个模特儿是一九四八年华莹山地区武装起义部队中著名的女政委,会打枪,带过部队,十分精明。她曾向罗广斌与杨益言详细讲述过自己的武装斗争和脱险经历。另一位被广泛传为原型的是邓惠中烈士。她和儿子邓诚烈士被囚于渣滓洞集中营期间,罗广斌与杨益言都被关在那里。知道她会打双枪。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常常不是一个人。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评论